“十一”長假,不少人都選擇出門走走,或全家出游,或獨自上路。雖然文明旅游已不是一個新鮮話題,但每年總有一些刺眼的不文明行為,打擾了人們出游的興緻。
  著名作家梁曉聲曾用四句話來表達他對“文化”的理解:植根於內心的修養;無需提醒的自覺;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;為別人著想的善良。這四句話中蘊含的道理,可能正是文明旅游的要義,素質、自律、規則、體諒。即將出發之時,別忘了帶上這四句箴言。
  素質
  內心修養見於微
  關於我國出境游的數據已有些顯赫:以近1億人次的出境游客和1020億美元的境外消費,出境游人數和購買力均躍居世界第一。但與此同時,國人在國外的一舉一動卻被當作笑話。2014年的國慶長假到來時,何不對我們在旅游中的行為做一次自省。
  那句被傳頌的古語云:“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”,可見修養對於個人魅力和成就是處於何等基礎的要素。其實,國人踏出國門外出旅游,是一種看世界的方式,更是向世界展示自己的途徑。這就是為何習近平總書記說“礦泉水瓶別亂扔”,因為這一扔,顯然是扔掉了國人的修養。動作雖小,但影響不小。皆因修養微小,卻是附著在生活點滴里的精華。
  但如何提高個人修養,恐怕是一次艱難的長征。長久以來,在GDP、經濟出口水平等這些硬數字的跑道上,中國人以劉翔跨欄的速度排除萬難往前奔跑,而修養這種國民軟實力卻一直被忽視。要改變過往隨心所欲長年累月積累下來的種種生活壞習慣,不是幾句呼籲、幾句盼望就能摒除。修養的形成需要氛圍,需要互相提醒,互相感染,讓不註重修養的人在這樣的良好氛圍里自慚形穢,促成蛻變。相信,假以時日,我們國人會以一種更講文明、更註重修養的姿態登上社會的舞臺——讓座、講衛生、有禮貌等等這些自發的微小舉動,如影隨形,根植入髓。
  (王睿)
  自律
  無需提醒的自覺
  古希腊哲學家柏拉圖說過,“自製是一種秩序,一種對於快樂與欲望的控制”。即將到來的長假,不論去往何處,請帶上自律出行。
  自律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難就難在它是我們對自己心靈的一份交代,不僅需要明確是非觀念,更需要堅定的自信和良好的自控力,在哪怕沒有旁人、無人監督的情況下也能實踐這份價值觀念。不能在名勝古跡中留下題刻,不能隨手亂丟垃圾,不能損壞花草樹木,不能破壞共同秩序……這些並非什麼深奧的大道理,也無需向人們反覆灌輸,只不過在任何情況下都能達到上述標準並非易事。有人在場與無人在場時表現一樣,頭腦中明白的道理和自己的實際言行保持一致,是否具備自律能力,是衡量個人文明程度的關鍵標尺。
  旅途中的不文明現象之所以難於杜絕,在於很多行為都是“群體無意識”下做出的:人人都插隊,我不插隊就吃虧了;牆上已經有很多刻字,我再留下個“到此一游”也不為過……只要有一個人率先打破底線,便會有更多懷著“從眾心態”的追隨者。但換個角度來看,若大多數人都有良好的自律能力,不被外界環境、他人行動所驅使,打破“群體無意識”正需要人們的自律精神。當人人都學會自律,摒棄“從眾心態”,各種不文明行為才能逐漸消散。(張漲)
  規則
  以規則自我約束
  近年來,國人在出游中,不文明行為屢屢曝光。種種不文明行為,歸根結底,是對規則的漠視,是對公德的侵犯。我國首部《旅游法》2013年10月1日正式施行,給旅游出行帶來正能量。以規則約束自我,從小處說,是文明行為的底線,從大處說,就是現代文化的底色。當前,我們需要規則、法律來規範旅游行為。
  敬畏規則,先要知曉規則。目前各地紛紛出台“文明旅游行為準則”,細化民眾對文明具體內涵的瞭解,將文明行為與不文明行為進行區分,有些地方派發了圖文並茂的手冊,有的地方,如廣州,甚至發動志願者在景區宣傳文明行為。如此宣傳規則,才能深入人心,文明出行才不會淪於一句空話。
  敬畏規則,還要處罰帶電。游客不文明行為帶來便捷,且違法成本幾乎為零。是以,須加大不文明行為的違法成本,讓僥幸心理無處藏身。當前,我們不缺乏文明行為的規範,但針對游客不文明行為的處罰比較少。不文明行為誰來監督,怎樣處罰等缺少相關規定。目前僅有一項處罰較有震懾力,那就是黑名單制度。境外旅游不文明游客將上黑名單,並被納入徵信平臺,我們期待,文明可以罰出來。
  (陳小雁)
  體諒
  為人著想
  體諒並寬容
  錢鐘書在《圍城》中說道:認識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和他(她)去旅行。在旅行中,或是因為舟車勞頓的疲累,或是因為陌生的環境,抑或是因為完全放鬆下來,那些平常生活隱藏得極好的情緒會不經意地爆發出來。
  長假旅行更是如此,因為人太多,許多景點的服務能力遠遠無法滿足那麼多人出行的需求,於是進景區排長隊、吃飯搶桌子、拍照爭角度、坐車奪位子,很容易產生各種摩擦。許多旅行中的不愉快或是不文明行為都不僅僅是素質問題,而是因為耐心有限、精力不濟,難免對他人不夠寬容和體諒。
  海爾普斯曾經說過:寬容是文明的唯一考核。從現在看來,黃金周扎堆出行的現狀短時期沒有緩解良方,多點寬容和體諒之心,也是對個人文明素質的考驗。對於服務縮水,正當維權應該,但大吵大鬧影響他人就不合適;路上遇到老人小孩,能夠幫忙的就儘量幫一把;對自己,要做到“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”,討厭別人插隊、爭搶座位、隨處亂扔東西、亂塗亂畫,自己也要嚴格要求自己。出門在外,嚴於律己,寬以待人,才能心態平和,既能看到最美的風景,也是文明一景;否則,事事斤斤計較,爭鋒相對,睚眥必報,只會給假期添堵。(譚敏)  (原標題:文明出行,優雅度假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l44llymv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